最近,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位于海湖庄园的住所被搜出涉密文件的新闻,引发国际舆论强烈关注。
今年1月初,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从海湖庄园取回15箱包含机密信息的文件。到了8月,美国联邦调查局直接出手,再次“突袭”海湖庄园,并带走30余项物品。
近日,美国司法部公布了联邦调查局书面证词的部分内容。证词显示,联邦调查局对相关文件进行筛查分类后,发现其中100余份文件标有密级,54份为“秘密”、31份为“机密”、18份为最高级别的“绝密”。
美国媒体报道称,其中一份描述某国军事防御能力的文件,涉及该国核武器等情况
据媒体报道,美情报机构正在对这些文件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结果如何尚未有定论。不过事件本身却从另一个角度给我们以启发,那就是涉密人员离岗离职时,若不对其加强保密管理,很容易留下泄密隐患,保密风险极大。
涉密人员在离岗离职前的工作中,能够接触、知悉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国家秘密信息。一旦外泄,将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但从具体实践来看,部分单位对涉密人员离岗离职的保密管理存在漏洞,对离岗离职涉密人员的保密提醒教育不充分、对涉密载体的清退不到位,对涉密人员去向的掌握不明确,以至于近年来涉密人员“私自携密”离岗离职的情况时有发生。
那么,机关、单位应如何加强涉密人员离岗离职的保密管理呢?
第一,严格保密审查,把好出口关
清退涉密文件、涉密信息设备。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前,机关、单位应严格审查,由组织人事部门会同保密工作机构,督促涉密人员对暂存或持有的涉密文件、涉密信息设备进行清点并登记造册,报本部门负责同志复核、签字。文件、设备需要移交的,办理移交手续;不再使用的,按照涉密载体管理有关规定进行销毁。
取消访问权限、出入权限。机关、单位应根据涉密载体移交情况,收回原涉密人员的系统访问权限,封存或禁用其系统账号、关闭原设备接入端口。此外,还应及时收回其出入涉密场所或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权限,如注销门禁账号口令、变更门禁卡权限等。
第二,进行保密教育,把好思想关
签订保密承诺书。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前,机关、单位应组织其签订保密承诺书,明确其离岗离职后应履行的保密义务以及违反承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并对涉密人员应承担的保密义务作出明确的要求或约定。
进行保密提醒谈话。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前,所在机关、单位应对其进行保密提醒谈话,告知其离岗离职的有关管理措施,如明确脱密期起止时间、管理单位和管理具体要求,并了解其离岗离职后的具体情况,如去向、就业单位等。
第三,强化监督管理,把好收尾关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后,机关、单位不可有“无事一身轻”的心态,还要根据涉密人员离岗离职的不同情况,对其进行脱密期管理。
涉密人员离岗(离开涉密工作岗位,未离开本机关、本单位)或退休的,脱密期管理由本机关、本单位负责。涉密人员离开原涉密单位,调入其他单位的,脱密期管理由调入单位负责。
其他性质的离职人员,应当主动向机关、单位报告去向,机关、单位为其办理离职手续的同时,须委托相关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公安机关等负责其脱密期管理。
与此同时,机关、单位应进一步细化相关管理措施,通过多种途径,与离岗离职的涉密人员保持联系,了解其脱密期内遵守保密法律法规、单位保密规章的情况,如是否从事与原涉密岗位相同的涉密业务活动、是否到有境外背景的机构工作、是否发表涉及原单位未公开工作内容的文章等,以加强监管。
来源:保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