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定位
总体国家安全与法治研究中心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2018ZDJD-B007)。研究中心以法律系为依托,整合学院法律系、侦查系、公安管理系、治安管理系系部相关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聚集江苏现代警务研究中心、省部级公共安全智库优质资源,搭建学术平台,打造学术品牌,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公安学、 “十三五”江苏省法学重点一级学科提供重要支撑。
中心以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依法治国思想为方向指引,以总体国家安全与法治为研究对象,围绕总体国家安全与法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将总体国家安全纳入法学理论语境和法治思维路线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积极探索总体国家安全的理论体系、法学理论内涵、法治体系和具体制度规范。通过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力争在国内安全研究学界开拓法学研究的前沿道路,建设成为国内总体国家安全与法治研究的学术领先阵地,对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法治路线上的落实和实现提供学术支撑和理论贡献,为具体安全领域的规范制度制定提供理论指导和学术方案。
中心自成立以来(2018年1月1日起算),已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论文73篇,其中CSSCI期刊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8篇。立项省部级以上课题7项,结项国家级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项,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1次。今后中心将在定位四个重要研究方向基础上逐步拓展学术领域,积累学术成果、夯实学术基础;发挥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专业优势,逐步吸收更多学术骨干加入研究基地队伍,打造一支30人以上规模的科研队伍;深化与安全实践部门紧密协作研究,深入调研,共同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创新科研方法和技术,针对总体国家安全与法治研究的专业性质和需要,按照信息化、大数据思维探索总体国家安全与法治研究新方法和新技术,建立案例数据库、文献数据库、专题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和区块链数据库,充分收集资料数据,建设专业网站,探索全新的学术研究方法和模式。
研究成员
中心现有研究团队成员24人,成员来自法学、公安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工学等多个专业,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1人,成立以来引进博士4人。成员中入选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双千计划”互聘专家3人;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次;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5人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9人次。具有国内外访问学者经历教师6人次。
中心负责人:韩德明,江苏警官学院副院长,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和学术领域主要涉及现代司法理论、侦查学原理、风险社会与犯罪等。出版《侦查原理论》、《司法现代性及其超越》、《风险社会中犯罪的规制与侦查》等学术专著,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在CSSCI期刊和核心期刊发表表论文25篇,部分论文被《光明日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报刊全文转载或摘登。主持或参加多项科研课题。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诉讼法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侦查学专业(A类)负责人,江苏省“333工程” 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学术骨干梯队:
姓 名 |
年龄 |
学位 |
专业职称 |
单位职务 |
主要研究方向 |
入选人才计划情况 |
张洪波 |
43 |
博士 |
教授 |
基础部主任 |
法学理论 非传统安全与法治 |
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北京大学访问学者 |
缪文升 |
47 |
博士 |
教授 |
警察法学 研究所所长 |
法学理论 制度安全与法治 |
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
孟卧杰 |
46 |
博士 |
教授 |
现代警务研究中心副主任 |
行政法学 网络安全与法治 |
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
王智军 |
46 |
博士 |
教授 |
教务处处长 |
政治学 制度安全与法治 |
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
龚鹏飞 |
43 |
博士 |
教授 |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 |
交通运输工程 非传统安全与法治 |
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
刘蔚文 |
47 |
博士 |
教授 |
侦查系主任 |
刑法学 金融安全与法治 |
双千计划互聘专家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 |
张 磊 |
41 |
博士 |
教授 |
侦查系 |
财政学 金融安全与法治 |
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
邢盘洲 |
52 |
博士 |
教授 |
公安管理系 副主任 |
法哲学 制度安全与法治 |
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
刘 彬 |
42 |
博士 |
教授 |
公安管理系 |
社会学 网络安全与法治 |
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美国杜克大学、南京大学访问学者 |
黎 慈 |
43 |
博士在读 |
教授 |
网络安全与法治研究所所长 |
法学理论 网络安全与法治 |
双千计划互聘专家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
钱 洁 |
38 |
博士 |
副教授 |
公安高教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
行政管理 非传统安全与法治 |
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
朱志玲 |
42 |
博士 |
副教授 |
公安管理系 副主任 |
社会学 非传统安全与法治 |
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
蒋苏淮 |
40 |
博士 |
副教授 |
侦查系副主任 |
刑法学 金融安全与法治 |
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 |
焦海博 |
34 |
博士 |
副教授 |
侦查系 |
法学理论 非传统安全与法治 |
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
何 军 |
46 |
博士 |
副教授 |
侦查系 |
侦查学 网路安全与法治 |
|
路艳娥 |
39 |
博士 |
副教授 |
法律系 |
经济法学 制度安全与法治 |
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
张健一 |
32 |
博士 |
副教授 |
法律系 |
刑法学 非传统安全与法治 |
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
何小勇 |
46 |
硕士 |
副教授 |
法律系 |
行政法学 金融安全与法治 |
双千计划互聘专家 |
徐 伟 |
45 |
硕士 |
副教授 |
法律系 |
行政法学 制度安全与法治 |
南京大学访问学者 |
苏 艺 |
36 |
博士 |
讲师 |
治安系 |
行政法学 制度安全与法治 |
|
姜子倩 |
29 |
博士 |
讲师 |
侦查系 |
刑法学 金融安全与法治 |
|
马 雷 |
31 |
博士 |
|
法律系 |
行政法学 制度安全与法治 |
|
杨 曦 |
28 |
博士 |
|
治安系 |
行政法学 制度安全与法治 |
|
研究方向
总体国家安全理论研究方向;非传统安全与法治方向;制度安全与法治方向;网络安全与法治方向;金融安全与法治方向。
总体国家安全理论研究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立足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视野,以总体国家安全理论为研究对象,研究探索总体国家安全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系统深入研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社会安全、制度安全、网络安全等重要安全范畴的理论内涵及其法治实现的理论关系和制度建设体系,创新研究总体国家安全的法治理论和法治体系。
非传统安全与法治研究方向: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深入研究非传统安全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以法治理论为引导,将以科技安全、环境安全、恐怖主义等为代表的非传统安全纳入法治研究方向,创新研究非传统安全理论体系、法治体系和规范制度建设。
制度安全与法治研究方向:立足风险社会理论和新安全论理论视野,深入研究制度安全(风险)的基本原理,探索制度安全法治化的基本理论,创新制度安全法治化立法体系,建构制度安全的法治化建设体系和保障机制。
网络安全与法治研究方向:立足网络社会理论,从法学视野研究探索网络安全法基础理论和网络安全法治理论和法治体系,围绕网络安全保障,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等重要问题,开展系统深入研究,推进中国网络安全法治建设。
金融安全与法治研究方向:以金融安全的法治体系建设为研究焦点,立足金融学前沿理论,切入法学视角,系统深入探索后金融时代金融安全的法治建设理论和法治体系,分析金融安全对于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性,站在构建国家安全战略体系的高度,以风险分析为基础进行我国金融安全法治的顶层设计和体系建构研究。
运行机制
研究团队管理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和遵循,对研究基地全体研究人员严格要求政治纪律和学术规范。基地负责人负责基地建设规划、发展方向和目标、研究计划方案、人才培养和引进、项目确立和经费使用、学术交流和会议计划、对外联络协调等工作;研究方向带头人负责各研究方向建设计划、课题申报、带头开展科研并组织研究方向学术骨干开展学术研究、组织专业调研、对外联络协调等工作;基地研究人员负责专题研究工作并协助研究方向带头人开展相关工作。对全体基地研究人员明确年度及建设周期内的研究任务和成果目标要求。保证每年吸收不少于2名教师加入研究基地成为研究人员,高度重视后备学术人才的引进培养。聘请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专业高层次研究人员和实务部门专家加入基地从事兼职研究工作。加强实践调研,鼓励支持研究人员参加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和出国进修、学术访问。
课题项目管理制度:实行项目主持人负责制,课题研究目标任务严格按照课题任务书(研究计划)执行,课题负责人带头开展研究工作,并带领和督促课题组成员完成具体研究任务。课题经费使用严格按照有关专项经费使用规定执行,经费来源以项目批准部门拨付为主,按照有关规定匹配一定经费,研究经费按计划分类别使用。
研究成果管理制度:研究成果管理按照有关著作权、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执行,高度重视研究成果向教学内容的转化工作,加强研究成果的实践转化,积极发挥社会服务作用,重视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制定成果转化相关制度,合理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术交流管理制度:制定学术交流管理办法,定期与不定期举办学术会议,鼓励支持研究人员参加相关学术交流活动,经常性采取学术专题报告形式,对研究方向领域的重点热点问题举行学术报告会,对安全实践中的重大主题和趋势经常性进行专题研讨。加强与实践部门的联系协作,共同确立课题,深入调研,协作开展研究工作。
研究经费管理制度: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保障研究基地建设经费所需,研究基地积极申报各项课题项目,广辟经费渠道,与实务部门紧密协作,争取更多横向课题经费支持,通过数据库建设、网站建设以及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渠道,获得更多经费保障。规范合理严格使用各项经费,严格准守和执行有关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和财务报销制度。
设施设备管理制度:为研究基地保障提供研究场所。研究基地设施设备专人规范管理,建设经费严格按照建设方案和规范手续使用。充分发挥基地设施设备作用,在满足研究工作需要的基础上,厉行节约,注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