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世远示子弟:严义利 守志节
发布时间:2017-05-04 19:20:39点击数量:
愿诸为父兄者,各宏裕其量、洗濯其心,去其斤斤沾沾卑卑之念,常存此蔼然恻然然之心。
清代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蔡世远,字闻之,世居福建漳浦梁山,学者称之为“梁山先生”。他学识渊博,为人耿介敦厚,雍正皇帝嗣位后,蔡世远奉诏入京,授为翰林院编修,在上书房侍诸皇子读书。雍正皇帝称赞他“讲学用心得体,尽心尽职”,诸执政大臣评价他“闻之忠信正直,学足于达其言,诚足于致其志”。蔡世远不仅博学多才、学术精湛,而且是一位清正爱民、深受百姓爱戴的廉官能吏,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少詹事、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等职。他虽身居高位,但始终谦恭自持,淡泊为怀,可谓德才兼备。
他还著有多篇关于家规家训的论述,具有代表性的有《庚子秋帖示族中子弟》《寄示长儿》《跋祖祠规条》等,分别收录于《四库全书》和陈宏谋所编辑《五种遗规》中的《训俗遗规》。
严义利之辨
康熙五十九年秋,时任福州鳌峰书院山长的蔡世远,在《庚子秋帖示族中子弟》一文中写道:“数年来,集族中众子弟在家庙课业,勤励有加。今秋闱在即,累累佳篇,吾何能不快然!然文章特一端耳,立心、制行更为要著。愿诸子弟笃伦理之际,严义利之辨。”意思是说,数年来族中子弟在家庙中读书很勤奋用功,写出了很多好文章,乡试就要举行,很是高兴。但是,写出好文章仅仅是一个方面,立心、制行更为重要。但愿诸子弟笃守人伦道德之理,按照社会行为规范,遵循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严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字当头、重义轻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蔡世远认为,一个人要有正气和节操,有向上奋发的精神,“澄本清源,惟在义利一关。此最难得之。义即天理,利则人欲,当认得透彻,断得斩截”。
在这方面蔡世远作出了榜样。康熙四十八年,蔡世远考中进士,并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期满后可授予官职)。次年,因为父亲病重,蔡世远请假回家探亲,期间,父亲去世。按照清代的礼制,蔡世远应在家服丧守制。康熙五十二年冬,蔡世远服丧期满,次年二月回到北京后,方知按照新出的规定,他此时才回属于休假超期。负责此事的小吏趁机向他索要贿赂,表示要是给他点好处,就按旧规当作服丧期满,照样当官,不给就按新规办,视为省亲假超期,将被夺去官职。正直的蔡世远偏偏不吃这一套,宁可不当官也不送礼。蔡世远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道:“世远虽不肖,肯行赂于部胥,以补官者哉?不惟同馆之羞,抑亦素心所不肯也!”又说:“吾闻古者受爵而让,未闻投牒以自申”。蔡世远对官场不正之风深恶痛绝,不用说走后门、送礼、找关系,就连递个申诉状都不愿意,足见其凛冽的气节。
勿贪其非有
在《庚子秋帖示族中子弟》中,蔡世远要求族中子弟要“今日强毅立志,终身守此不移”。强调坚守志向的同时,在《跋祖祠规条》中,他还说“勿贪其非有”,就是切莫将他人的东西占为己有。守志节、重品行,这与蔡世远从小所接受的良好家庭教育不无关系。
蔡世远是宋代理学家蔡元鼎的后裔。祖父蔡而是明代著名学者黄道周的学生。父亲蔡璧,曾任罗源县教谕。因蔡璧善于教学,巡抚张伯行创建鳌峰书院后,聘请他出任首任山长。巡抚知道他家境困难,想有所赠予,提高他的薪资,蔡璧坚决谢绝:“家口少无内顾,此间月给足用也!”巡抚不敢为他加薪,恐伤其廉洁的名声。蔡璧曾说:“吾一生惟无私,可以取信于人。”蔡世远的母亲吴氏注意从小对他们兄弟进行品行教育,“一丝粟必问所从来”。
在长辈的教育和影响下,蔡世远为人重义轻利,治家清苦朴素,为师鞠躬尽瘁,为官清正爱民。著名文学家、蔡世远的友人方苞曾回忆道,他与蔡世远经常在一起纵论“民生之利病,吏治之得失,百物之息耗,士类之邪正,无一语及身家浅事者”。
实际上,蔡世远虽身居高位,却过着非常清苦的生活。他的妻儿“敝衣粗食”,过得很清贫。蔡世远在京的官邸,自己起居的外室只设一床一帐,遇到好友来做客,他就将外室的床铺让出来,自己则睡在后夹室里。当夏秋时节,蚊虫叮咬,通宵不得安宁。有一次,其门生陶太常进入蔡世远的卧房为其妻子诊病,看到挂的是补过的旧蚊帐,盖的是补过的粗布被,不禁叹息。
蔡世远与妻儿过得像“苦行僧”一样,但对待他人却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和贪念。蔡世远兄弟数十口一同居住,其妻刘氏总管家政二十余年,不辞劳苦,不存私财,使得大家庭能和睦相处。蔡世远登进士第后,有人想为刘氏设置婢女,她制止不让。
蔡世远曾在南书房任职,侍诸皇子读书。任职期间,他始终恪尽职守,所谓“奉事十年,晨入夜归,无风雨之间”。因此,蔡世远和皇子们结下了深厚感情。雍正十年十一月五日,皇四子弘历(后即位为乾隆),前往探视自己的老师蔡世远,作诗感叹:“一线阳回节近春,先生独卧病兼贫。”这是何等的清苦窘迫。雍正十一年正月初九,蔡世远因病逝世。除了几袭旧衣外,身无他物,以致家人无力发丧。为此,雍正皇帝特赐白银五百两,诸皇子、同僚大臣也助银发丧。
存敦厚之心
在《庚子秋帖示族中子弟》中,蔡世远写道:“愿诸为父兄者,各宏裕其量、洗濯其心,去其斤斤沾沾卑卑之念,常存此蔼然恻然惇然之心。”他深知父辈兄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成长十分重要,因此希望他们宽宏大量、净化心灵,去除斤斤计较、沾沾自喜、卑微低下的念想,常存和蔼、恻隐、敦厚之心。
蔡世远所得俸禄,多半资助贫苦乡人和饥难百姓。康熙四十九年,蔡世远因父亲病重回乡路过浙江时,听说漳州、泉州两地闹饥荒,寝食难安,便向在浙江的同乡借款,并募集善款买米几千石救济灾民。他还恳请浙江巡抚放宽口禁,将粮食由海上运到漳州、泉州,平价卖给百姓,以缓解灾情。
他回乡后,设族规,置大小宗祭田,对孤寡老疾的人,每月都资助粮食,使他们不致饥饿,乡人因而受到感化,周围三百余家,二十余年没有赌博的人。
在蔡世远看来,为人敦厚,就不能心存势利,势利之心最坏,“今世之病,大半在于势利,词章其后焉者也,禅学又其后焉者也。士子束发受书,凡父所以教其子,师所以教其弟者,不过以拾科第取利禄为急务,身心性命有如外物,甚或攀缘趋附,以为进身之阶”,他认为,此类人无一好处,比异端者更坏,他们人品学术之差,有误天下后人。
蔡世远的家风家训对其后人影响深远。其子蔡长曾任甘泉县令、江宁知府、庐州知府、松江知府、四川按察使、兵部侍郎等职。他廉明有为,政绩突出,后积劳成疾,仍坚持办公。蔡长去世之时,囊中没有剩钱,竹匣内有旧衣,举朝嗟叹:“不愧为文勤(蔡世远)的儿子啊!”侄子蔡新是乾隆朝股肱之臣,曾任礼、刑、工、兵、吏五部尚书和文华殿大学士等职,是《四库全书》正总裁。他学问渊博、清廉正直,谦虚谨慎,勤勉从政,是受朝廷重视、百姓爱戴的好官,深为时人敬仰。(朱昌荣 杨特团 曹雅丽)
卜宪群点评
中国传统廉洁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正确对待义与利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廉,清也。孟子说:“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从义利的角度来观察廉,向来受思想家们重视。孔子说:“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不义之利“不苟得”。《吕氏春秋·忠廉》说:“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可见古人将正确的义利观作为衡量廉洁与否的重要标志。
蔡世远学问精深,但并不是一个书呆子。他清楚地看到,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远比会写几篇文章重要得多。所以他的家训家教中,把义利观作为首要内容。把这个问题处理好了,就能够正确面对公与私、廉与贪,就能够禁得住各种诱惑,就能够做一个老百姓认同的清官。这个道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愿诸为父兄者,各宏裕其量、洗濯其心,去其斤斤沾沾卑卑之念,常存此蔼然恻然然之心。
清代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蔡世远,字闻之,世居福建漳浦梁山,学者称之为“梁山先生”。他学识渊博,为人耿介敦厚,雍正皇帝嗣位后,蔡世远奉诏入京,授为翰林院编修,在上书房侍诸皇子读书。雍正皇帝称赞他“讲学用心得体,尽心尽职”,诸执政大臣评价他“闻之忠信正直,学足于达其言,诚足于致其志”。蔡世远不仅博学多才、学术精湛,而且是一位清正爱民、深受百姓爱戴的廉官能吏,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少詹事、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等职。他虽身居高位,但始终谦恭自持,淡泊为怀,可谓德才兼备。
他还著有多篇关于家规家训的论述,具有代表性的有《庚子秋帖示族中子弟》《寄示长儿》《跋祖祠规条》等,分别收录于《四库全书》和陈宏谋所编辑《五种遗规》中的《训俗遗规》。
严义利之辨
康熙五十九年秋,时任福州鳌峰书院山长的蔡世远,在《庚子秋帖示族中子弟》一文中写道:“数年来,集族中众子弟在家庙课业,勤励有加。今秋闱在即,累累佳篇,吾何能不快然!然文章特一端耳,立心、制行更为要著。愿诸子弟笃伦理之际,严义利之辨。”意思是说,数年来族中子弟在家庙中读书很勤奋用功,写出了很多好文章,乡试就要举行,很是高兴。但是,写出好文章仅仅是一个方面,立心、制行更为重要。但愿诸子弟笃守人伦道德之理,按照社会行为规范,遵循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严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字当头、重义轻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蔡世远认为,一个人要有正气和节操,有向上奋发的精神,“澄本清源,惟在义利一关。此最难得之。义即天理,利则人欲,当认得透彻,断得斩截”。
在这方面蔡世远作出了榜样。康熙四十八年,蔡世远考中进士,并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期满后可授予官职)。次年,因为父亲病重,蔡世远请假回家探亲,期间,父亲去世。按照清代的礼制,蔡世远应在家服丧守制。康熙五十二年冬,蔡世远服丧期满,次年二月回到北京后,方知按照新出的规定,他此时才回属于休假超期。负责此事的小吏趁机向他索要贿赂,表示要是给他点好处,就按旧规当作服丧期满,照样当官,不给就按新规办,视为省亲假超期,将被夺去官职。正直的蔡世远偏偏不吃这一套,宁可不当官也不送礼。蔡世远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道:“世远虽不肖,肯行赂于部胥,以补官者哉?不惟同馆之羞,抑亦素心所不肯也!”又说:“吾闻古者受爵而让,未闻投牒以自申”。蔡世远对官场不正之风深恶痛绝,不用说走后门、送礼、找关系,就连递个申诉状都不愿意,足见其凛冽的气节。
勿贪其非有
在《庚子秋帖示族中子弟》中,蔡世远要求族中子弟要“今日强毅立志,终身守此不移”。强调坚守志向的同时,在《跋祖祠规条》中,他还说“勿贪其非有”,就是切莫将他人的东西占为己有。守志节、重品行,这与蔡世远从小所接受的良好家庭教育不无关系。
蔡世远是宋代理学家蔡元鼎的后裔。祖父蔡而是明代著名学者黄道周的学生。父亲蔡璧,曾任罗源县教谕。因蔡璧善于教学,巡抚张伯行创建鳌峰书院后,聘请他出任首任山长。巡抚知道他家境困难,想有所赠予,提高他的薪资,蔡璧坚决谢绝:“家口少无内顾,此间月给足用也!”巡抚不敢为他加薪,恐伤其廉洁的名声。蔡璧曾说:“吾一生惟无私,可以取信于人。”蔡世远的母亲吴氏注意从小对他们兄弟进行品行教育,“一丝粟必问所从来”。
在长辈的教育和影响下,蔡世远为人重义轻利,治家清苦朴素,为师鞠躬尽瘁,为官清正爱民。著名文学家、蔡世远的友人方苞曾回忆道,他与蔡世远经常在一起纵论“民生之利病,吏治之得失,百物之息耗,士类之邪正,无一语及身家浅事者”。
实际上,蔡世远虽身居高位,却过着非常清苦的生活。他的妻儿“敝衣粗食”,过得很清贫。蔡世远在京的官邸,自己起居的外室只设一床一帐,遇到好友来做客,他就将外室的床铺让出来,自己则睡在后夹室里。当夏秋时节,蚊虫叮咬,通宵不得安宁。有一次,其门生陶太常进入蔡世远的卧房为其妻子诊病,看到挂的是补过的旧蚊帐,盖的是补过的粗布被,不禁叹息。
蔡世远与妻儿过得像“苦行僧”一样,但对待他人却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和贪念。蔡世远兄弟数十口一同居住,其妻刘氏总管家政二十余年,不辞劳苦,不存私财,使得大家庭能和睦相处。蔡世远登进士第后,有人想为刘氏设置婢女,她制止不让。
蔡世远曾在南书房任职,侍诸皇子读书。任职期间,他始终恪尽职守,所谓“奉事十年,晨入夜归,无风雨之间”。因此,蔡世远和皇子们结下了深厚感情。雍正十年十一月五日,皇四子弘历(后即位为乾隆),前往探视自己的老师蔡世远,作诗感叹:“一线阳回节近春,先生独卧病兼贫。”这是何等的清苦窘迫。雍正十一年正月初九,蔡世远因病逝世。除了几袭旧衣外,身无他物,以致家人无力发丧。为此,雍正皇帝特赐白银五百两,诸皇子、同僚大臣也助银发丧。
存敦厚之心
在《庚子秋帖示族中子弟》中,蔡世远写道:“愿诸为父兄者,各宏裕其量、洗濯其心,去其斤斤沾沾卑卑之念,常存此蔼然恻然惇然之心。”他深知父辈兄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成长十分重要,因此希望他们宽宏大量、净化心灵,去除斤斤计较、沾沾自喜、卑微低下的念想,常存和蔼、恻隐、敦厚之心。
蔡世远所得俸禄,多半资助贫苦乡人和饥难百姓。康熙四十九年,蔡世远因父亲病重回乡路过浙江时,听说漳州、泉州两地闹饥荒,寝食难安,便向在浙江的同乡借款,并募集善款买米几千石救济灾民。他还恳请浙江巡抚放宽口禁,将粮食由海上运到漳州、泉州,平价卖给百姓,以缓解灾情。
他回乡后,设族规,置大小宗祭田,对孤寡老疾的人,每月都资助粮食,使他们不致饥饿,乡人因而受到感化,周围三百余家,二十余年没有赌博的人。
在蔡世远看来,为人敦厚,就不能心存势利,势利之心最坏,“今世之病,大半在于势利,词章其后焉者也,禅学又其后焉者也。士子束发受书,凡父所以教其子,师所以教其弟者,不过以拾科第取利禄为急务,身心性命有如外物,甚或攀缘趋附,以为进身之阶”,他认为,此类人无一好处,比异端者更坏,他们人品学术之差,有误天下后人。
蔡世远的家风家训对其后人影响深远。其子蔡长曾任甘泉县令、江宁知府、庐州知府、松江知府、四川按察使、兵部侍郎等职。他廉明有为,政绩突出,后积劳成疾,仍坚持办公。蔡长去世之时,囊中没有剩钱,竹匣内有旧衣,举朝嗟叹:“不愧为文勤(蔡世远)的儿子啊!”侄子蔡新是乾隆朝股肱之臣,曾任礼、刑、工、兵、吏五部尚书和文华殿大学士等职,是《四库全书》正总裁。他学问渊博、清廉正直,谦虚谨慎,勤勉从政,是受朝廷重视、百姓爱戴的好官,深为时人敬仰。(朱昌荣 杨特团 曹雅丽)
卜宪群点评
中国传统廉洁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正确对待义与利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廉,清也。孟子说:“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从义利的角度来观察廉,向来受思想家们重视。孔子说:“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不义之利“不苟得”。《吕氏春秋·忠廉》说:“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可见古人将正确的义利观作为衡量廉洁与否的重要标志。
蔡世远学问精深,但并不是一个书呆子。他清楚地看到,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远比会写几篇文章重要得多。所以他的家训家教中,把义利观作为首要内容。把这个问题处理好了,就能够正确面对公与私、廉与贪,就能够禁得住各种诱惑,就能够做一个老百姓认同的清官。这个道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