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党支部:浅析道德修养与反腐倡廉能力建设
发布时间:2014-12-29 16:21:11点击数量:
在反腐败斗争中,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但从一个角度看,加强道德修养,可以提高自律能力,增强反腐倡廉能力。
道德修养,是指个人在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活动。加强道德修养,能鼓舞个体不断地超越自我,完善自己的人格,形成一种自律能力,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统一。
学思并重。活到老,学到老,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各种道德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并对各种所学的道德知识和人生哲理予以深入思考,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培养趋善避恶的道德意向和情感,从而择善而为。道德修养的过程不仅是掌握道德知识的过程,也是同各种落后、错误的道德观念做斗争的过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由于种种原因,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都会受落后、错误、腐朽道德思想的影响,这就要提醒支部成员在掌握正确道德知识的同时,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不文过饰非,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解剖自己,不断抵制和消除各种诱惑的侵蚀,保持清醒的头脑。
慎独。“慎独”作为修养方法,就是在无人知晓、无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因为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从当前一些腐败案例中可以看到,有些人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慎独的精神,在生邪念办坏事的时候,往往心存侥幸,总以为别人看不见、看不透。古人说得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一个人只要心存侥幸,错误思想就得不到及时克服,错误行为就得不到及时纠正,失去了自我管束的自觉性,就难免走向歧途,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省察克治。省察,就是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克治,就是克服和整治,去掉所发现的那些不良念头和习惯。省察克治构成了道德修养的认识前提,它是道德主体自觉地弃恶从善的一种愿望。
积善成德。所谓“积善”,就是积累善行,使之连成一体,巩固强化,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一个人的善行和善德的幼芽,需要精心地保持、培植和发扬,使其不断积累壮大,由一时的善行变成长久稳固的善德,由小善变成大善,由小德变成大德。着眼于“善”的培养,既可以长养其善德或美德,又可以防止其德性的退化。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不是一夜之间能够养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积善过程,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知行统一。要使道德修养达到目标,功夫全在“行”上。由于道德修养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过程,无论是开展自我批评,还是努力做到“慎独”,都依赖于道德主体的“自觉”,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关键环节。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理论上,而最终必须落实在行动上,只有建立在自觉性的基础之上,道德主体才能在社会实践中利用各种机会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反腐倡廉的自律能力。
在反腐败斗争中,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但从一个角度看,加强道德修养,可以提高自律能力,增强反腐倡廉能力。
道德修养,是指个人在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活动。加强道德修养,能鼓舞个体不断地超越自我,完善自己的人格,形成一种自律能力,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统一。
学思并重。活到老,学到老,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各种道德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并对各种所学的道德知识和人生哲理予以深入思考,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培养趋善避恶的道德意向和情感,从而择善而为。道德修养的过程不仅是掌握道德知识的过程,也是同各种落后、错误的道德观念做斗争的过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由于种种原因,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都会受落后、错误、腐朽道德思想的影响,这就要提醒支部成员在掌握正确道德知识的同时,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不文过饰非,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解剖自己,不断抵制和消除各种诱惑的侵蚀,保持清醒的头脑。
慎独。“慎独”作为修养方法,就是在无人知晓、无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因为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从当前一些腐败案例中可以看到,有些人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慎独的精神,在生邪念办坏事的时候,往往心存侥幸,总以为别人看不见、看不透。古人说得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一个人只要心存侥幸,错误思想就得不到及时克服,错误行为就得不到及时纠正,失去了自我管束的自觉性,就难免走向歧途,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省察克治。省察,就是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克治,就是克服和整治,去掉所发现的那些不良念头和习惯。省察克治构成了道德修养的认识前提,它是道德主体自觉地弃恶从善的一种愿望。
积善成德。所谓“积善”,就是积累善行,使之连成一体,巩固强化,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一个人的善行和善德的幼芽,需要精心地保持、培植和发扬,使其不断积累壮大,由一时的善行变成长久稳固的善德,由小善变成大善,由小德变成大德。着眼于“善”的培养,既可以长养其善德或美德,又可以防止其德性的退化。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不是一夜之间能够养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积善过程,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知行统一。要使道德修养达到目标,功夫全在“行”上。由于道德修养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过程,无论是开展自我批评,还是努力做到“慎独”,都依赖于道德主体的“自觉”,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关键环节。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理论上,而最终必须落实在行动上,只有建立在自觉性的基础之上,道德主体才能在社会实践中利用各种机会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反腐倡廉的自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