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搜索

日期时间

论清廉的政治品格与时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5-05-05 21:58:23点击数量:

清廉,自古以来便是为政者的基本操守,是政治文明的基石。从“廉者,政之本也”的古训,到“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当代宣言,清廉作为一种政治品格与文化基因,始终流淌在中华文明的血液中。在新时代背景下,清廉不仅是对公职人员的基本要求,更是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重要保障。

清廉首先是一种政治品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清廉被视为为官从政的第一要义。包拯“铁面无私”、海瑞“直道而行”、于成龙“天下第一廉吏”,这些清官廉吏的故事代代相传,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政治文化记忆。明代思想家王廷相曾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清廉的政治品格能够产生强大的道德感召力,使政令畅通,民心归附。在当代政治实践中,清廉更成为衡量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的重要标尺,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在要求。

清廉也是一种制度要求。历史经验表明,仅靠道德自律难以确保清廉的持久性。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回避制度、审计制度等,都是维护清廉的重要制度设计。在现代政治文明中,清廉更需要制度的刚性约束。从财产申报到利益回避,从权力清单到阳光政务,一系列制度创新为清廉政治提供了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正是对清廉制度化的深刻认识。制度化的清廉才能避免“人在政举、人去政息”的困境,形成长效治理机制。

清廉还是一种文化氛围。北宋思想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实则是以物喻人,倡导清廉自守的文化精神。在当代社会,清廉文化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更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通过清廉家庭建设、清廉校园创建、清廉企业培育等多维度的文化浸润,使清廉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当“以廉为荣、以贪为耻”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清廉才能真正蔚然成风。

清廉更是一种治理效能。历史反复证明,清廉程度与治理效能呈正相关关系。清代“康乾盛世”的缔造,与康熙“宽仁清慎”、雍正“严明廉正”的治国理念密不可分。在当代国家治理中,清廉能够降低制度运行成本,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增强政府公信力。世界银行研究表明,清廉程度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人均GDP增长率可提高0.5到1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清廉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发展需要。

当前,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保持清醒;越是面临挑战,越需要坚守清廉。从中央八项规定到反腐败斗争,从“打虎”“拍蝇”到“猎狐”,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保持清廉本色的坚定决心。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需要继续弘扬清廉文化,完善清廉制度,培育清廉品格,让清廉之风吹遍神州大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

清廉如莲,出淤泥而不染;清廉如水,涤荡世间尘埃。当清廉成为每个人的精神追求,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我们就能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美好世界。这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现代政治文明的贡献,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24数据1胡见齐)

友情链接

--校内链接--

--校外链接--

底部文字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警官学院-计算机信息与网络安全系 地址: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石佛寺三宫48号 邮政编码:210031

历史访问量 月访问量 日访问量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