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园地 >> 正文

适应审计工作的新形势 加强审计管理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07-08-23 [来源]: [浏览次数]:

审计管理在审计工作中处于一个基础性的地位。如果我们把整个审计工作比作一架马车,审计管理就是审计工作这辆马车上的一个轮子,另一个轮子就是审计技术与方法,两个轮子是缺一不可的。审计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用科学的管理为审计工作创造一个和谐、文明、有效的组织秩序、法律环境、文化氛围,第二个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把审计机关的人、财、物等资源组织好、整合好,使其达到较好的配置,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从而保证审计工作出质量、出效益、出成果,以达到审计的目标。由此可见,审计管理在整个审计工作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关注审计管理、提高审计管理的水平是必不可少又十分重要的。

推进和加强审计管理,既有主观的需求,又有客观的要求。主观需求是说审计机关内部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必须通过科学的管理把有限的资源组织好、配置好、发挥好,客观要求就是当前审计工作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们面临的形势对审计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新形势至少有六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期望”,审计影响日益扩大,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这既是给审计工作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外部环境,也是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对审计机关同样也是压力,要求审计机关把审计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效、更有水平。二是“依法”,全社会民主与法制意识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治国已经深入人心,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十六大以后新一届政府提出了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所以人们更多地以理性的眼光要求审计机关必须依法审计。这就要求审计机关要提高依法审计的水平,要在内部管理、质量管理上下功夫,正如家宝总理的四句话,“依法审计,按程序审计,重视质量和文明审计”。三是“阳光”,公开透明已经成为社会民主与法制日趋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审计公开又对审计质量和内部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四是“有效”,科学发展观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各项工作都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之下,人们在考虑各行各业的发展中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效率和效果,更加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和全面性。经济发展要注重效益,行政管理要注重效能。同样,审计工作也要科学发展,也要注重发展质量、效益和效果,也要又好又快,也要整合有限的资源,也要降低行政成本。所以这些,都要求加强审计机关内部的管理。五是“人本”,社会日益人性化,党中央强调以人为本,今年“两会”的热门话题又是关注民生。全社会强调人性化服务、人性化管理,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在审计管理方面也应该进一步人性化。六是“转型”,审计工作本身面临着重大的转型时期,转型是指两个:一个是由传统的财务审计向财务审计和效益审计并重并逐步地到效益审计为主发展的转型,二是传统的审计方式与方法向信息化条件下的转型。这两个转型是当前审计工作转型的主要特点,这些转型对审计的计划管理、成本管理、审计质量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六个方面的特点,把审计管理推向了不改革不完善就不行的境地。因此,我们理论与实务工作者当前面临的一项迫切的任务就是要清晰准确地把握审计管理目前的现状和问题,科学地理性地推进审计管理的改进和完善,以便使审计管理这只轮子更加适应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

摘自刘英来在中国审计学会贵州审计管理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