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

您当前位置: 江苏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 >> “155”党建工作体系 >> 浏览正文 培育创建工作
    
 
凝练五个育警铸魂亮点

 亮点一,做实专业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建设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课程思政实质上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必然要遵循和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形成协同效应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指向。

课程思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作为公安院校的专业老师必须扎实搞好课程思政建设。一是专业教师要有方向。课程思政要求专业教师必须揭示学科专业知识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把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相融合。二是专业课程设计要有灵魂。课程思政不是思政元素的“混合”式的简单嵌入、不是粗放的“漫灌式”的“显性教育”,而是“化合”式的融入、是精细的“侵润式”的“隐形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教学、教案、教材、教改各个环节。三是专业课堂教学要有活力。作为专业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理论修养,要有历史纵深感和家国使命感,要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创新的思维模式,要有严格的自我约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要以坚定的政治立场、教师的道德魅力与职业精神承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1)与南工大化院教工第五党支部共同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交流活动。6月28日下午,江苏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教师第二党支部与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教工第五党支部在我院治安管理系共同开展迎“七一”课程思政建设交流主题党日活动。交流活动以开设课程思政示范课、主题发言、学习考察我国近代警察史馆等形式,引导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意义、内容、方法和建设路径等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深入交流。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教工第五党支部武文良老师全面地分析了专业性、知识性很强的《化工原理》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家国情怀——时钧精神、绿水青山——环境保护、科技强国——高新材料,并分享了单独式教学和嵌入式教学两种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我系赵石麟老师结合自己承担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以其中的“第四节 行政法基本原则”教学单元为切入点,给全体教师分享了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之中的经验与体会。

(2)开设讨论式党课,助力课程思政建设。7月10日下午,治安管理系党总支组织党员教师紧紧围绕课程思政建设,扎实开设了一堂启发讨论式党课。党课目的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采取“专题讲授与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参与度高,氛围浓、效果好。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汤三红教授以“沐之以春风,润之以细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学习体会”为题,就《纲要》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重点内容和政策措施进行了解读,并着重与大家交流了四点体会:一是要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二是要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目的;三是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价值观融入知识传授之中;四是要充分认识“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的决定性作用。最后,汤三红结合自身参与的几个实战案例,分析了作为公安院校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在实践中培养自己执法为民的情怀。之后,全体党员教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一些老教师在发言中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的真知灼见,让大家感悟多多,深受教育。许多年轻教师、青年博士在讨论中深受启发、认识到位。

(3)开设公开课助推课程思政建设。9月23日下午,治安管理系教师第二党支部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建辉等部分思政课老师与治安管理系教师共同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公开课活动,以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能力。

课程思政教学公开课先是安排治安学教研室翁维玲博士和交通管理学教研室陈然博士两位年轻的专业老师开设公开课。之后,针对两位老师的公开课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交流。交流中,大家畅所欲言,分享听课感悟并形成了广泛共识。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大家表示,在今后的专业课程教学中,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着力培养与强化课程思政意识,一定要深挖每门课程、每个章节乃至每个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育教学之中,在润物无声、化育无形的过程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4)传承红色基因 提升课程思政能力。9月19日、20日,治安管理系党总支组织党员教师赴溧水李巷、大金山和江宁大呈村、佘村等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革命精神”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观看实物图片、聆听讲解、看红色影片、唱革命歌曲等方式,让党员教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党性意识,激发爱国热情,助力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和课程思政能力提升。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是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也是一次触及心灵深处的洗礼。大家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所看、所听、所思融入到课程思政建设之中,把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努力为实现学院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5)治安管理系党总支组织开展《宪法学》课程思政现场教学活动。12月4日下午,在第七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治安管理系党总支组织治安学等专业的八十余名同学、部分党员教师和支部书记等赴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检察院开展以“弘扬法治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为主题的《宪法学》课程思政现场教学活动。

在浦口区人民检察院广场举行庄重的升国旗仪式之后,全体师生在检察院工作人员引导下有序参观了刚落成不久的办案中心、模拟法庭、法治走廊、智慧检务室、检委会会议室、网呈会议室以及图片史料展等场所;观看了浦口区人民检察院精心制作的展现检察官特别是青年检察官风采的宣传片——《在路上》;在线收看了江苏省检察机关“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新时代法律监督”检察开放日的相关内容,特别是徐州市丰县检察院陈士莉检察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维度对禁止高利放贷等十大热点问题的准确解读、刚荣获全国检察系统“新时代最美检察官”称号、苏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勇关于公检法功能和相互关系的形象分析,令同学们印象深刻;在与检察官进行现场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两位优秀青年女检察官以她们过硬的政治业务素养对同学们提出的有关舆论对司法的干预、未成年权益保护、公益诉讼等法律监督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解答。

通过实地开展《宪法学》课程思政现场教学活动,同学们受益匪浅,深受教育与启发,表示一定要扎实弘扬宪法精神、坚守从警初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矢志不渝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使自己早日成为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政法队伍中的合格一员。

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俊、学院治安管理系主任、二级巡视员谢海军分别致辞,希望双方加强沟通交流,并勉励同学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加尊崇宪法,强化宪法意识,更好地学习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承担学院《宪法学》课程教学的苏艺博士对现场教学活动进行了点评。

亮点二,做强心理健康咨询

(1)发挥专业优势,积极为社会提供心理援助。疫情发生之后,各种力量相继驰援武汉、驰援湖北,其中就有一条看不见的生命线:心理热线,与此同时,全国广大民众和学生也亟需心理疏导。为此,周朝英、黄雅静、许洁等心理学党员教师积极响应有关组织的号召,立即行动起来,志愿参与各种心理援助工作。例如,周朝英老师参与中国心理学会临床注册系统针对武汉的心理援助工作,承担武汉心理医院热线(心心语热线)接线工作;承担教育部华东师大热线接线心理咨询师的支持、督导工作;持续为江苏省公安厅心理热线及淮安监管系统开展心理援助工作;参与江苏省教育厅大学生有关疫情的心理健康手册音频材料的撰写与录制。再例如,黄雅静老师在广泛宣传江苏省心理援助热线和区心理援助热线等心理支持渠道的基础上,开通学院QQ心理支持在线服务,为本校师生进行心理服务。

(2)周朝英副教授充分发挥心理学的专业特长,始终服务在疫情心理疏导一线。

一是,1月31日接受荔枝新闻邀请撰写了疫情心理应对的科普文章;作为咨询师,积极参与对武汉民众的心理援助。截至4月20日,为“武汉心理医院热线”(心心语热线)接线10次, 累计30小时,共接听电话63人次;作为同辈督导师为接线老师督导3次,对象27人次;作为督导师,为“教育部华东师大热线”接线咨询师督导值班13次,累计39小时;组织集体讨论、督导8次16小时,受众总计400多人次;及时支援在线咨询师处理了一起危机案例,挽救了一名试图放弃生命的中学生。

二是,作为江苏省公安厅心理专家,热线手机24小时开机, 疫情以来至4月20日,共接听电话咨询36人次,其中进行了1例心理危机干预,及时挽救了要放弃的生命。1例危机当事人进行了及时的转介。

三是,应江苏省公安厅要求,疫情期间加入了淮安监管民警群,随时回答群众问题、及时疏导民警出现的情绪问题。

四是,参与江苏省教育厅大学生心理健康手册音频材料的撰写、录制,完成了两个单元的工作。

五是,针对疫情期间全国数十名民警猝死现象,3月20日通过钉钉网络连线为河南安阳市两千多名干警进行《民警心身疾病预防与应对》讲座,受到一致好评。

六是,在做好心理疏导的同时,周朝英副教授利用慕课网、微信群、丁丁视频会场等为18级治安专业4个区队200名学生进行了在线授课9周,以两周为一个周期,一周根据上传的材料要求学生自学、一周为学生视频直播讲课。

(3)疫情期间,几位心理学老师撰写文章提供心理支持。

一是周朝英老师撰文:压力与疏解。因疫情居家蛰伏已三月,但按要求,同学返校仍然不得外出、老师假日原则不要离宁。疫情使我们的生活受到太多限制,让我们感到许多无奈!这种持续的限制与无奈会让我们感到身心不适,例如产生失望、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出现失眠、头晕、恶梦等不良反应。

 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一是,内心接纳。疫情发生以来的各种可怕结果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只有蛰伏才会避免更大的牺牲,因此,需要我们从内心接纳这种蛰伏。二是,转移注意。例如,平时生活节奏快,被很多俗务所缠绕,无暇读书,现在沉下心来读点书会有新的体悟,并能化解郁闷、焦虑等不良情绪。三是,放松静修。内观自己的身心,或坐或站,放松全身,用意念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梭巡、放松,这样的梭巡、放松有助于消解内心不快,或许还会有意外的收获,静能生慧。四是,交流倾诉。例如,用电话、微信等方式与亲朋好友进行多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彼此的心贴得更紧。必要时还可以拨打咨询热线。

 相信只要我们积极应对,就一定能度过这段不一样的时光。

二是黄雅静老师撰文:情绪与调适。据调查,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平稳,但存在易怒、不确定感、恐惧和焦虑等情绪。那么,如何理解并面对这些情绪?

理解情绪,与情绪在一起。情绪的背后,往往会孕育着内心真正最在乎的东西和价值,所以不要去批评情绪,而是要看到情绪背后所隐藏的价值,当情绪能够被理解时,我们才能更好地与情绪在一起。

 多做减法,专注当下。疫情使我们的安全感、对生活的掌控感受到冲击,带来不确定感。在接纳这种不确定感的同时,我们可以多做减法,更多地关注于我们当前的生活。

 相信人的潜能和复原力。个人在面对逆境时的勇气、复原力以及优势是每个人固有的,每个人都有内在的智慧与蜕变的能力,即使是在最卑微和最困难的时候。

 关爱他人与必要时的求助。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反应有着极大的不同。面对疫情的影响,我们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更多地关爱他人和自己。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主动伸出援手;在自己需要帮助时,及时进行求助。

三是许洁老师撰文:发挥专业特长,做好心理援助。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一些特殊群体的心理关爱不容忽视,其中既有在一线抗击疫情的医生,也有为打赢疫情阻击战创造安全稳定环境而日夜奋战的公安民警,还有因为密切接触被隔离而感到十分焦虑的普通民众。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心理学教师,理应在这个特殊时期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发挥积极作用,自觉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干事创业精气神转化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具体行动。为此,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能够积极参与有关心理援助志愿活动,下一步将继续和同事们一起为社会公众尤其是抗击疫情的基层公安民警做好心理关爱工作,以实际行动为战疫情、防风险、护安全、保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是王燕老师撰文:提升你的心理复原力。这场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史所罕见,它与自然灾害一样有引发人们心理创伤的可能,但不少人为何没有在经历创伤后出现应激障碍? 研究表明,这与每个人的心理复原力建设有关。积极心理学倡导的心理复原力是指人在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重大压力源下能良好适应的能力。

  那么,如何强化心理复原力建设?其途径包括两个资源觉察和发展。一是,个人内在的资源。评估自己在疫情期间的心理状态,建立有创意的内在心理外在化的表达方式,如有负面情绪时,可用写出来、唱出来、画出来、说出来、跳出来的方式表达出来。二是,外在生活情境资源的联结与活化。例如,在家里多与父母互动交流,在线上恢复师生和同伴关系沟通,参加社区倡导的公益服务活动等。

(4)我系教师参加省心理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和法制心理专场论坛 。10月31、11月1日,江苏省心理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江苏省心理学会第十二届第三次理事会、第五次常务理事会在南京晓庄学院举行。江苏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警官学院副院长薛宏伟出席了江苏省心理学会第十二届第三次理事会、第五次常务理事会。江苏省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副教授周朝英,秘书长、治安管理系教授李晓临参加了江苏省心理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

本次年会,江苏省心理学会对江苏省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挂靠江苏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近几年在江苏省公检法司系统开展法制心理建设工作的研讨给与了充分肯定。

亮点三,做深青年学术沙龙

为了锻炼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学术能力,拓展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学术视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科研骨干、组建科研团队、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遴选研究型人才,2017年3月,治安管理系搭建了“青年教师学术沙龙”这一全员育人的师生互动交流平台。青年教师学术沙龙具体由治安学研究所承办,分主讲、点评和互动交流三个环节。除了治安管理系老师外,对沙龙主题感兴趣的学生也来积极参与。目前,学术沙龙已经举办十期。

(1)7月3日下午,治安管理系举办了第10期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本期沙龙由治安学教研室主任周晔副教授主讲,题目是:风险社会视角下社区治安弹性问题研究。周晔老师介绍了社区治安抗逆力的概念来源、理论基础,提出了衡量社区治安抗逆力的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的效度。卢义桦博士从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对周晔老师的研究进行了点评,认为社区治安抗逆力的概念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学科之间的嫁接丰富了治安学的概念体系和理论体系。同时,卢博士也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意见建议,如:社区治安抗逆力的大小判断、区间界定、抗逆力的形成、抗逆力指标体系的细化、外在作用力对社区抗逆力的强化和恢复等。其他老师也都肯定了社区治安抗逆力这一概念的创新性和理论价值,并就社区治安抗逆力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社区治安抗逆力的理论出发点、立足点、本土化,对不同社区的解释力度和适用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对此,周晔老师进行了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沙龙首次尝试采用在线形式,新颖、方便、交流效果好,且对系部教研活动、党建活动等都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2)11月27日下午,治安管理系举办了第十一期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此次沙龙由王燕副教授主讲,题目是:国家安全观视角下极端家庭暴力犯罪命案防控治理研究。近年来,王燕老师一直专注于家庭暴力的研究,并在省妇联家庭暴力防治中心12338热线、南京市妇女维权服务中心——宁姐工作坊等社会公益组织做志愿者,承担了家庭暴力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在研究和公益实践的基础上,王燕老师开设了家庭暴力干预选修课、出版了专著、申请了公安部课题,同时,也多次受邀参加了包括央视、江苏卫视等知名媒体的相关节目。 

王燕副教授认为,个体安全和社会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因素越来越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所以,有必要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去审视家庭暴力问题。她分析了极端家庭暴力命案的现状和特点,从社会文化、经济、教育、法律、社会治理等宏观层面以及当事人的法律意识、情感基础、受害综合征等微观层面探讨了极端家庭暴力命案的原因,并提出了要构建共建公治共享的极端家庭暴力命案防控的社会治理格局,落实基层社区多机构综合处理家事矛盾常态机制建设,通过法律、宣传等维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提升个体自身解决婚姻家庭权益的法律意识和能力等对策建议。

马勇老师做了主点评。马勇认为王燕老师从国家安全的层面探讨家庭暴力问题,分析视角新颖合理,并认为王老师基于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两个角度来推动反家暴的实践具有积极的国家安全意义。同时,马勇老师认为家庭暴力具有行为的中间性,并从孩童时期的安全型、回避型、紊乱型等三种心理依恋的传承对成年后发生家庭暴力可能性进行了剖析。

其他老师就警察处理家庭暴力中存在的困境、社会力量对家庭过渡干涉的风险、男女两性在家暴中的角色以及差异、家暴的范畴、界定标准及反家暴中宣传的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且热烈的讨论和交流。沙龙由治安学研究所承办,副所长苏艺博士主持。

(3)积极扩大学生参与学术沙龙活动。学生参与沙龙的形式除了旁听、提问互动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2月,在苏艺老师主讲的第八期沙龙“论行政案件快速办理程序的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修改为契机”,18治安4区队周渡承同学对个别地区的交通和治安行政案件快速办理的调研情况作了主题发言。这是学生首次以第二主讲人的身份参与沙龙,参与此次沙龙的张兰青院长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

为了吸引学生更广泛、更深度地参与学术沙龙,近期又确定了如下三个新的工作思路:一是沙龙尽量采用企业微信的在线直播模式,以进一步扩大学生参与沙龙的范围以及参与沙龙的便利性、灵活性;二是遴选治安管理系学生优秀结项的大创项目主持人参与主讲沙龙;三是以治安管理系“公安调查研究人才训练班”为依托,遴选其中的优秀学员参与主讲沙龙。

亮点四,做细本科生导师制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增强公安教育教学改革实效,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和交流、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拟从治安管理系 2017级学生开始试行本科生导师制,目前已在四届学生中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1)深入学生大队了解“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9月11日上午,治安管理系主任、总支书记、二级巡视员谢海军、政委沈柳兰带领相关干部教师到治安管理系学生二大队,采取与学管干部座谈、走访学生、察看学生宿舍等方式,对 2017级、2018级、2019级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和部分治安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并重点了解了2020级新生的思想、学习、训练与生活情况。通过深入了解,大家一致认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强化党建引领,扎实做好学生培养工作,特别是在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引导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等诸多方面,广大党员教师有责任也有能力给予积极有效的帮助,以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治安管理系其他领导、支部书记、部分教师代表以及学生二大队孟念文等学管干部参与了相关交流活动。

2)了解专业、科学学习,新学警充满期待10月23日下午,治安管理系党总支邀请2020级治安学和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五十余名新生与十余名治安管理系、学生大队党员教师在学院图书馆进行了一场轻松、温馨的师生交流互动活动,帮助同学们了解专业,指导同学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同学踊跃提问,老师真诚解答,现场气氛活跃。

了解专业,强化专业认同感。主持人首先对2020级治安学和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全体新同学表示祝贺并真诚欢迎同学们加入治安管理系大家庭,随后,便热情洋溢地把参加交流互动活动的各位专业老师逐一介绍给同学们,以加深新同学对治安学和交通管理工程两个专业的了解和认同。紧接着,汤三红教授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同学们对自己所学专业性质、地位和意义的思考,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认识与见解,并希望同学们强化警察意识,注意多看、多听、多思,不断提升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学习方法。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在大学应如何学习。李浩副教授、赵石麟副教授、高新副教授、周健博士以及心理学马勇等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大学要以学习为主,学习始终是学生的首要任务;要热爱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懂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学习需要慢慢积累,不能急于求成,揠苗助长,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勇于向他人学习,共同进步。

打好基础,提高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卜全民教授、龚鹏飞教授、黄超教授、缪金祥教授等老师,以大创为切入点,就同学们比较关心的大学生科研问题谈了各自的想法与建议:多积累知识,各个方面的学科都要有所涉及;先了解学习,边用边学;利用好见习,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关注前沿问题、热点问题;提高数据处理能力,让无序的数据变得有价值;大学重在自主学习,要着力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查找资料,掌握学习方法;勇于投稿,能把自己思考的东西变成文字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要靠自己多写多投稿,才能找到不足。

不负韶华,勤学苦练。沈柳兰政委在最后总结时说,这次师生见面交流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加深专业认同与认知,并希望同学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践行 “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珍惜宝贵的大学四年时光,勤奋学习,苦练真本领,努力使自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公安事业可靠接班人。

3)完成2019级治安学、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本科生导师分配

2019级学生本科生导师制近期将启动选配工作。2019级共有251名学生,其中治安学专业学生151人,交通工程管理专业学生100人。系部据此初拟了19级本科生导师制的导师名单及指导人数。导师分配的学生人数标准:2023年6月前退休的老师与年轻教师合带;关系不在我们系部的兼职导师基本带3人;交通教研室的老师带8人,治安学教研室的年轻教师基本带7人,其他老师6人。社会学、心理学、行政法学教研室的老师带6名学生,其中4名治安的学生,2名交通的学生。此次选配,要求学生根据系部网站上老师的个人介绍及平时的了解,主动与老师进行充分沟通后进行选配确认;同时,如果老师先前就有明确选配意向的学生,也可以主动与这些学生沟通确认后把自己的指导名额留给这些学生。

亮点五,做精调查研究训练

调查研究是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公安干警的基本功,也是公安机关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调查研究渗透到公安工作的全过程,是公安机关了解公安工作社会环境、分析治安形势、开展群众工作、掌握公安队伍状况等信息,开展公安工作的重要方法。在互联网+、智能化和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公安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培养更多调查研究专业人才学习新方法,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思路。为适应公安工作改革的现实需要,探索推进学院教学改革和培养应用型警务人才的新模式,按照省厅党委建设“双一流”警院和学院党委培养公安急需人才相关要求,根据《江苏警官学院“警务大数据应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方案》(苏警院【2018】14号),决定在治安学专业、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学员中举办 “公安调查研究”专业人才训练班,现已完成两期共40名学员的训练任务,第三期已经开班。

(1)2020年7月,完成了第二期“公安调查研究”专业人才训练班教学训练。

一是基本情况。第二期“公安调查研究”专业人才训练班从2018级治安学和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中经推荐、考核,选拔出20名优秀学员进行重点培养,聘请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等院内外专家、教师通过开设公安调查研究理论和方法讲座与专题课,采取理论学习、专业辅导、实训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从2019年10月—2020年7月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专业人才培训,现已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训练计划,圆满结业,并依据考核成绩和综合表现,按30%的比例评定产生了六名优秀学员予以表彰。

二是主要收获。首期训练班的训练包括公安调查研究的概念与基本原则;调查方向、分析单位、调查对象的确定方法;调查指标的操作化方法;公安调查研究计划书的设计;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与资料的整理;定量、定性资料的分析;SPSS统计软件的使用;公安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等内容。训练班在治安管理系社会学教研室陈月、许晓红、周健、肖金军等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分组研讨调查计划、设计调查问卷等实训操作。本次训练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原计划全体学员赴南京市强制戒毒所对全体戒毒人员开展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实训活动改为由戒毒所协助发放问卷,对全所279位在所戒毒人员开展全面问卷调查,然后统一回收问卷,由学员通过数据统计SPSS分析,最终形成了20份调查报告。

三是交流体会。在训练后的学习交流中,学员们认为不仅掌握了公安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同时通过对公安工作特殊的工作对象打交道,引发对戒毒、禁毒及吸毒人员的教育与挽救及公安工作中警察的职业角色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另一方面,本次调查的数据资料还将提供给南京市强制戒毒所,为戒毒所对戒毒人员的管理工作提供第一手准确客观的基础资料,为公安实战服务。

本次训练班教学过程中,学员学习积极性普遍较高,能克服时间冲突等各种困难参加训练,较好地完成训练任务,形成一定质量的调查报告;各位授课老师也尽心尽责,倾情付出,训练班克服疫情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取得了预期的训练效果。

2) 11月24日下午,第三期公安调查研究专业人才训练班开班暨第三期结业仪式在治安管理系会议室举行。 为适应公安工作改革的现实需要,探索推进学院教学改革和培养应用型警务人才的新模式,按照省厅党委建设“双一流”警院和学院党委培养公安急需人才相关要求,根据《江苏警官学院“警务大数据应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方案》(苏警院【2018】14号),治安管理系研究决定,在本系治安学专业、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学员中举办第三期“公安调查研究”专业人才训练班。 

陈月老师汇报第二期公安调查研究专业人才训练班的教学任务与训练成果,并根据成绩和表现,评选出六名优秀学员。相关调查数据已及时提供给南京市强制戒毒所,为加强对戒毒人员的管理等方面提供了基础资料。 

治安管理系政委沈柳兰宣布六名优秀学员的名单:吴翊宁、高肖璇、花雪、沐苏皖、徐元、王雨嫣。大家对他们表示了热烈祝贺,并由治安管理系主任谢海军、学生处处长常青、教务处副处长许秀华向优秀学员颁发奖状,并合影留念。

优秀学员代表吴翊宁发言。吴翊宁同学回忆了第二期公安调查研究专业人才训练班开班仪式的场景,阐述了学习过程中的所学所得、研究方式与研究成果,表达了自己参加训练后的感受、对自己不足的反思、对未来公安工作的展望,以及对各位老师的感谢。

由陈月老师介绍第三期公安调查研究专业人才训练班选拔准备过程,并宣布最终结果与人员名单。19治安一:王勇青,汤浩文,陈添颖,顾辰,蒋沐阳;19治安二:孟祥瑞,邱楚媛;19治安三:吉虹宇,程均楠,唐栩乔,鲍季旭;19交管一:郝子翼,葛文洁,赵庭萱,庞文心,庄殷雨柔;19交管二:赵苏晖,顾问,任珂。 

教学团队的代表肖金军老师发言。肖金军老师提出了研究社会学的意义,引申出公安调查研究专业人才训练班的成立意义:寻找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探求未来可能出现的研究方向;掌握社会调查研究与公安调查研究的内容,深刻理解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准确认识自我与未来方向,推动公安的发展,改变未来的公安工作。

教务处副处长许秀华发言。许秀华副处长讲述了学院对治安管理系举办公安调查研究专业人才训练班的支持与推进,表达了对第二期优秀学院的祝贺与对第三期学员未来学习的鼓励。

学生处处长常青发言。常青处长表达了对在场学员认真学习的希冀,对学员珍惜此次学习机会的希望,并与大家分享了一篇文章,让大家学习到如何快速在一个陌生领域达到优秀水平。

最后,由治安管理系主任谢海军做会议总结发言。谢海军主任感谢了学院相关部门对人才办班的支持与领导,提炼升华了发言领导的讲话精神;表达了对训练班团队与老师的敬意,对在场优秀学员的祝贺,对第三期学员未来学习与能力的指导。

 



上一条:搭建五个实践互动平台

联系我们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石佛寺三宫48号
邮政编码:210031
联系电话:025-52881663
联系信箱:info@jspi.edu. cn

Copyright @2017-2018 江苏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 All Rights Jwy Reserved. 苏ICP备05009659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