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公布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增列立项学科的通知》(苏政办发〔2011〕137号),按照《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经学校申报、项目初审、专家评审、管理评审、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管理协调小组研究审定,并向社会公示,确定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增列立项学科30个。我院申报的公安学一级学科成功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这标志着我院学科专业建设迈入高层次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法学和工学门类下,增设公安学、公安技术为一级学科,结束了公安高等教育领域没有自己的一级学科的历史,实现了公安教育战线几代人的梦想,开创了公安教育学科建设飞跃发展的新阶段。公安学是研究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公共安全的公安警务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的新兴学科。公安学的学科性质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涉及人文学科等方面的内容,是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和军事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具有良好的研究发展前景。
江苏警官学院学科建设在全国同类公安院校中一直位居前列。近年来,学院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科教强省战略,主动顺应江苏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把公安学学科的研究、开发和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摆在学院事业发展重中之重的地位,大力加强制度建设、资源建设、团队建设和特色建设,以学科建设引领科研创新、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在此次优势学科申报中,充分调动起全院各方面的力量,根据学科发展的自身规律和学院的实际情况,抓住公安学学科建设这个龙头,对相关的优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凝练了具有公安特色的治安学、侦查学、公安管理学、警察法学等四个主要学科方向。这些方向作为推动实现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重要领域,既是公安学学科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也是公安学学科的实证分析对象,不仅在国内学科建设方面具有鲜明特色,而且在全国同类公安院校中具有领先优势,对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和公安学科建设能发挥双赢效果。下一步,学院将切实加强对优势学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制定建设公安学优势学科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目标思路,强化关键措施,严格项目管理,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系统的学科建设管理规章制度并切实执行,确保工程实施取得预期成效。要以全力打造优势学科特区为方向,以专业建设为支撑、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科研创新为基础、以培育科研团队为根本,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积极在人、财、物、环境建设等方面构建完善的公安学学科建设保障与支持体系。长期以来,学院与学科建设紧密相关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工作都得到了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学院与江苏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刑警总队、办公室、法制总队签订了公安学学科四个主要方向的契约合作共建协议,江苏现代警务中心在13个省辖市和28个县级公安机关建立的科研基地和科研工作站,也将为公安学优势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基础建设,实施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是推动学科整体发展、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举措。建设公安学优势学科,对我院建设优秀教学型本科院校、优秀省级民警训练基地、优秀警务研究中心,对推动学院内涵建设的跨越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二五”期间,学院将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江苏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潮流、融入江苏公安工作改革发展大局,紧紧抓住公安学学科列入我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的重大机遇,推动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努力建设体系更加完整、特色更加鲜明、实力更加雄厚、成果更加丰富的公安学学科,进一步增强公安学学科在全国公安院校中的领先优势和在江苏高校学科布局中的特色优势,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争当全国公安教育训练排头兵,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江苏”、服务全省“两个率先”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