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警官学院与宿迁市公安局合作开展的“社区单元警务研究”项目成果,入选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编印的《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集(2008-2010)》。该项合作研究成果是公安院校唯一入选的优秀案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教育部从近三年全国80余所高校推荐的200多个产学研合作研究案例中,评选出109个优秀案例汇编出版。
附:《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集(2008-2010)》中相关内容——
江苏警官学院是江苏省唯一的公安政法类本科院校,也是全国首批建立的省属公安本科院校。近年来,学院与省内外公安政法机关的交流合作日益紧密,正在成为江苏省公安机关科技强警的“思想库”、“人才库”和“实验场”。宿迁是江苏省唯一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宿迁市公安局自成立以来,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宿迁实际的警务模式,在推进法治宿迁、平安宿迁建设中,不断取得新发展。2008年以来,江苏警官学院与宿迁市公安局合作开展了“社区单元警务研究——创建平安和谐示范区的宿迁模式”的课题研究。该项目在精确研判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打破常规,因地制宜,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为构建开放、互动、和谐的新型警民关系做出了贡献。
校地合作 科技强警
——江苏警官学院与宿迁市公安局合作开展“社区单元警务研究”
警校携手,破解难题
派出所机关化,是公安基层部门的常见病。民警每天在所里有忙不完的事,但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却不明显。宿迁市公安局通过深入调研,查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传统警务被动接处警的工作模式,使民警缺乏责任感;二是警种分工过细,有的民警不会办案,有的民警不会做群众工作,致使打防脱节,造成了“两张皮”现象;三是民警沉不下去,致使群众基础薄弱,造成了信息来源不及时、不畅通。
面对以上问题,宿迁市公安局决定理论与实践并行,主动联手江苏警官学院专家学者,共同围绕警务机制改革,展开实地调研,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以“社区单元警务”为方向进行改革探索。所谓社区单元警务,是指将基层公安机关的工作区域分隔为一定数量的社区单元,将基层民警划分为一定数量的单元警组,由社区单元警组全面负责维护社区单元内的治安和提供社区单元的公共安全产品和服务的警务模式。推行社区单元警务改革是顺应和谐社会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创建平安和谐示范区为载体,以深化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和“三项建设”为重点,切实做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强化基层,夯实基础,警民携手、共保平安,推动公安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先行试点,稳步推进
根据合作双方的设计部署,2009年2月,宿迁市公安局按照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思路,在宿城、泗洪、沭阳、泗阳、宿豫等5个区、县公安局各选取一个社会治安较为复杂的城区派出所先行开展社区单元警务改革试点,初见成效之后,又迅速将试点工作扩大到市区和各县城区共14个派出所。试点期间,市公安局分派工作组到各试点单位进行具体指导,及时研究解决了改革中遇到的警力不足、值班处警、破案协作、一警多能等适应性难题。经过半年的试点,市公安局会同学院专家组评估认为,社区单元警务改革方向正确、机制科学、成效显现。第一,实现了全员勤务化,解决了警力下沉的问题。在14个试点派出所,所长以外的所领导全部编入社区单元警组,单元警组实际配备警力占派出所全部警力的80%以上。第二,明确了干什么、怎么干,解决了责任分散、忙闲不均问题,民警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激发。第三,实行以块为主、统分结合,解决了打防控脱节的问题。原警组间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的条线本位现象及破案不防范,防范不破案等脱节、割裂问题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第四,搭建起多元化业务、纵深化警务及警组间的合作平台,锤炼了队伍,提升了民警综合素质,促进了一警多能。第五,民警始终在群众身边,群众的见警率明显提高;民警近距离倾听群众呼声,零距离服务群众,警民关系更加和谐,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实施社区单元警务改革后,各试点派出所在源头信息采集、重点人员控制、宣传发动群众等工作成效较以前均有明显提高,群众见警率达到95%以上,民警管事率达到98%以上,通过基础工作破获各类刑事案件、查结治安案件、现场调解纠纷,同比分别提高4.3%、5.7%、12.9%。
深化改革,不断创新
2009年8月8日,江苏警官学院和宿迁市公安局在泗洪县联合举行了社区单元警务改革宿迁论坛暨推广现场会,对前期的改革成果进行回顾总结。江苏省公安厅、公安部治安局、江苏警官学院和宿迁市委、市政府领导,课题组特邀专家,省公安厅办公室、指挥中心、治安局负责同志,宿迁市公安局派出所长以上领导骨干,新闻媒体记者等共260多人出席会议。
会上,公安部特邀监督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宋林飞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校长李健和教授,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上海市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桑玉成教授担任本课题研究的特邀专家,对课题研究及实务推广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新华社、《法制日报》、《人民公安报》、《新华日报》、《江苏法制报》、《扬子晚报》、《宿迁日报》等新闻媒体以及多家网络媒体广泛报道了宿迁社区单元警务改革进程和取得的成效,省公安厅内部简报先后两期专稿刊发了课题研究和实践的进展情况,省内外公安机关也纷纷前往宿迁考察学习。
在试点成功和社区警务宿迁论坛顺利举办的基础上,宿迁市公安局经报请市委、市政府和江苏省公安厅同意,从2009年下半年起,在全市公安机关全面推行社区单元警务模式,从而使这项警务改革的绩效进一步显现,大幅提高了公安机关的打防控整体水平,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据宿迁市公安局统计,2009年全局接警数比2008年同比增加17.2%,刑事案件发案数下降3.6%,破案数上升28.4%,查处治安案件数增加41.8%,八类主要刑事犯罪案件下降11.1%,两抢一盗案件下降12.2%,现场抓获违法犯罪人员增加33.7%,社区单元警务模式的运行已渐趋成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