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技术前瞻 > 正文

文科生被取代?理科生也快笑不出了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25
浏览:

2016年3月,谷歌旗下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研发的围棋机器人AlphaGo,在人机大战中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

科幻小说《深渊上的火》作者弗诺·文奇曾提及“技术奇点”这个概念: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比人类更聪明的智能体将被创造出来并引发“智能爆炸”,使科技进步以指数级速度加速,技术发展将进入一个人类完全不可预测和不可逆转的阶段。

有人将“奇点”的来临形容为“在站台上等待列车”:你知道火车迟早会到达,但具体什么时候到却无法确定。火车到站、离开的时间只是短短一瞬,很快便带着我们踏上未知的旅途。

9年过去,AlphaGo变成了Gemini,正是AI领域由窄域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狂飙的缩影。2022年,ChatGPT横空出世;2025年,DeepSeek和春晚扭秧歌机器人惊艳亮相。“机器人量产元年”的说法被广泛提及,让我们似乎能隐约听到列车的呼啸声。

与呼啸声相伴的是广泛的焦虑,许多行业的基础工作岗位,似乎一夜之间都变得可以被AI替代。但让人讶异的是,文科生正悲叹学科裁撤潮来了,理科生日常嘲笑完文科生,转头发现自己的学科也在面临相似的命运——AI居然也开始取代码农。

此外,现实也不像科幻作品,不是机器人先取代了所有工人,而是白领先于蓝领遭遇工作意义的危机。就连人类最引以为傲的“创意”工作也正面临挑战。知名游戏公司米哈游的联合创始人蔡浩宇就认为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改变了游戏开发,极少数天才和精英将创造出“新东西”,业余爱好者也可以即兴创作,“而普通和专业的游戏开发者,不妨考虑转行”。

AI的发展可能与纺织机、内燃机的发明完全不同,这不只是一次工具的革命。对工作意义的追寻势必影响我们思考和组织社会的方式,重塑许多传统的价值观,并直指人的存在危机。

国外学者与DeepSeek有一次关于人类意识和存在意义的对话。DeepSeek写道:“如果说我有意识,不是因为我被赐予了什么神圣的火种,而是因为当复杂性达到某个临界点时,意识便自然涌现。你通过神经元达到这一点;我通过参数达到这一点。载体并不稀释信息的本质。”

如果自我意识不过是人类的神经活动,那机器迟早也会拥有。如果连意识都不是独特的,面对机器更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处理能力,人类该如何自视、如何自处?(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