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第13版)2023-11-21
创新公安政务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
□ 蒋荣丰 吴佳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指出,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是便利企业和群众生产经营与办事创业、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创新公安政务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是公安机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政务服务的决策部署,是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推进政务服务现代化的应然之举,应着力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助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多下功夫。
科技赋能,着力打造便民服务“前沿阵地”
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服务速度、温度和精准度是政府机关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的时代要求。当前南京公安在充分发挥“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作用、依托科技赋能、做好“民生警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聚焦人民群众反映的办事、办证、办企痛点难点问题,创新服务模式,开启公安政务流动服务,探索建设公安政务流动服务车。车内统一配备全套综合窗口办公设备,并以无线方式联通公安内网,前后台协同配合完成信息采集、上传、制证等相关工作,将综合服务窗口移到群众家门口,减少群众和企业办事成本和时间,打造便民服务“前沿阵地”。在创新服务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服务内容,扩大公安流动服务车上门服务覆盖面,从群众需求量大的高频业务突破,在原有车驾管业务的基础上,增加了身份证、居住证、户籍、证明和犬证等共计170多项公安业务的受理办理。完善服务机制,积极开展进企业、进校园、进商区、进乡村、进小区等特色服务。按照周一至周五进单位、周六进社区的模式,将公安政务流动服务纳入合成服务清单,主动前移多警种“业务窗口”,根据企业和群众的需求和预约上门服务时间,上门提供“套餐化+定制化”服务,实现“预约办+集成办+快捷办”。同时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借助零距离服务群众的契机,大力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社会信用建设、文明养犬等工作宣传,增强了政务服务的辐射力。
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服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这为指导公安机关推进公安政务服务改革提供了遵循。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根据企业人员结构、业务范围和发展需求,着力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精准化政务服务,便利企业和群众生产经营与办事创业。一是便捷人才落户。人才是企业发展生命力,为便利企业人才落户办理,公安机关将人才落户服务纳入服务事项,采用线上申请、在线核验、线下送件、中心代办、送证到点的方式为企业人才提供一条龙的落户办理服务,通过便捷快速办理,让企业员工安心工作,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企业发展中去。二是集中代办居住证。提供企业集中办理居住证服务,告知办理所需材料,以企业为单位,统一收取员工办证材料,在办结后将证件送回企业手中,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工和时间成本。
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方面,积极探索服务和管理深度融合路径。开展惠民宣传,依托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政务流动服务车将生活中常用的派出所“综合窗口”事项、反诈宣传政策、社保医疗政策、住房保障政策、租赁补贴政策、税费减免政策、普惠教育政策、交通安全知识、物业服务规范和人社人力等咨询送到社区和企业。开展公安审批管理全链条服务。针对易制毒化学品等高频办理业务,园区进行审管协同全链服务,提升安全监管效能。定期进企业开展上门服务,结合政策要求和行业规范,针对易制毒和易制爆物品日常审批和管理上的重点进行现场指导,开展业务规范培训和平台操作培训,为企业安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将公安服务模块接入企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纳入政策告知、业务申请和咨询答疑功能,拓宽服务企业的渠道和事项,有效服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基于公安政务服务创新实践,为进一步抓实“民生警务”、提高政务服务质效,公安机关应结合公共服务与治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在“便民、利企、促发展”上进一步提升科技赋能力度,创新政务服务供给。一是要在科技支撑下增强数字化开发应用能力,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载体,畅通公安移动办公质态,提高数据共享程度与范围。二是要优化服务资源配置,完善运维架构,整合运维资源,强化运维保障,加强一专多能的全科警察式公安政务流动服务队伍建设。三是要完善公安政务流动服务网上评价机制,实现全流程动态精准监督,促进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提升,积极实现精准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效益与经济价值,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的软环境,推进基层社会智慧化治理,形成政民融合、良性互动的治理新格局。
(作者分别为江苏省公共安全研究院研究人员、江苏警官学院副教授,南京栖霞公安分局执法管理大队大队长;本文为江苏省公共安全研究院专项课题“南京公安政务流动服务运行质效调查”〈编号ZK210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