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乡村治理协同推进机制,推进社会治理数字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传承好、弘扬好、运用好、践行好“枫桥经验”指明了努力方向。对南京来说,要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思考:从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创新发展、平安和谐四方面理解新时代“枫桥经验”
党的领导是新时代“枫桥经验”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凡是“枫桥经验”坚持发展得好的,也是党建工作做得好的,也是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基层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的。坚持和发展好“枫桥经验”,就要把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贯穿基层社会治理的主线,发挥党政领导在现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掌舵作用,不断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新格局。
群众路线是新时代“枫桥经验”核心要义。“以人为本”是贯穿“枫桥经验”发展历程的核心思想,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本质上两者不谋而合。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不会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会变。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就是群众,“枫桥经验”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依靠群众维护平安稳定,为了群众深化便民服务改革,实质就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让广大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大受益者、最广参与者、最终评判者。
创新发展是新时代“枫桥经验”源头活水。“枫桥经验”之所以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秘诀就在于创新。根据南京市域社会治理现状,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与时俱进坚持好、发展好“枫桥经验”,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把自治、法治、德治作为根本方式,努力构建基层社会善治新体系;把预测预警预防作为根本任务,努力打造矛盾风险防控新模式;把基层基础建设作为根本支撑,努力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
平安和谐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目标追求。平安是新时代“枫桥经验”贯穿始终的目标,和谐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平安目标的升华。平安是和谐的基础条件,和谐是平安的更高形态。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党建统领、人民主体、“三治融合”、共建共治共享,形成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和发展环境。
建议:发挥“枫桥经验”治理优势,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一是强化党政领导,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推动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凝聚起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突出党政主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实则非常考验各级党组织的“综合战斗力”。玄武区针对以往老旧小区矛盾易发多发的现状,社区党组织协同百子物业、业(管)委会三方协同共治,制定矛盾调解、问题处置、回馈复盘、监督评价等规程,实现基层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树起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一面旗”,以“百子红”为品牌的老旧小区治理标准化体系探索成型,蹚出一条中心城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玄武路径”。
突出部门联动。政法部门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牵头部门,要统筹指导检察院、法院、公安机关等各政法机关和社区等基层单位推进社会治理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要完善联合治理、联合执法机制,对涉及不同职能部门职责权限的具体事项,坚持由主责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突出社会共治。要在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增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活力。要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事务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努力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突出公安主力。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社会治理中的主力军、生力军和先锋队作用,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重要内容,与矛盾化解、治安防控、打击犯罪、群众工作等有机融合在一起,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科学化、精准化水平。
二是践行群众路线,构建新时代和谐警民关系。“枫桥经验”从“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再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生动实践。
持续推进社区服务精准化。进一步推动公安为民服务事项向社区延伸,授予基层民警更多公共服务管理权限,拓展增强社区警务室为民服务和办事功能,推进社区警务服务一体化、便民化、自助化。进一步丰富拓展便民惠民新举措,坚持将政策要求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将传统工作与现代科技紧密融合,让群众享受更多的精准服务。
持续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推进政务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改革,不断提升服务管理质量和效益,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多样化、便捷化、高品质服务需求。
持续推进警民联系常态化。加强创新新时代公安群众工作,充分发挥“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倍增效应,深入察民情、听民声,主动解民忧、排民难,全力汇民智、聚民力,推动实现单向管理向双向互动、铁脚板走访向线上线下融合、单兵作战向警民联合的积极转变。
三是推进数字治理,完善智能化社会治安治理体系。推动新技术应用与社会治理创新深度融合,实现数字赋能社会治理。
构建智能化预测预警体系。要针对公共安全风险领域,探索建立预测预警预防数据中心和运行平台,全面提高动态化条件下对公共安全风险预测预警预防能力。7月1日,雨花台区“及时雨”社区治理平台上线,数万条鲜活数据让人、房、物、事资源尽在“掌”中,视频监控、智能感知等渠道把问题风险摆到“眼”前,“吹哨报到”等机制推动矛盾及时化解、隐患未诉先办。
构建智能化治安防控体系。广泛应用科技感知手段,加快推进智慧技防小区建设,不断完善重点区域立体化智能感知网,提高社会治安风险感知和动态管控能力。
构建智能化打击犯罪体系。大力推进公安机关合成作战中心建设,建设合成作战线索共享平台,依托线索共享平台和公安大数据库,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侦查打击模式,精确高效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四是创新治理方式,构建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要动员和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力量,激发最大的社会活力,形成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创新群众自治。进一步完善全民参与机制,积极运用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发动组织动员各行各业群众特别是保安员、环卫工、外卖小哥、快递员等社会力量,打造一批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品牌。积极探索政府采购、定向委托等方式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推动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创新网格管理。持续深化网格化治理,整合综治网格和其他专业网格服务管理项目,实现一个网格管到底,完善网格社会治理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构建“全科网格”,南京双塘街道不断推进“精网微格”,将辖区10个社区83个综合网格精细划分为306个微网格,并按照每个微网格“1+N”标准(1名微网格员+2名以上志愿者),构建一支1000余人的“网格合伙人”队伍,推动矛盾纠纷工作与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深度融合。
创新依法治理。深入探索律师调解工作,推动律师参与公安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化解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并让法院、检察院的专业力量提前介入,促进矛盾纠纷的依法化解。2022年起,南京市浦口区司法局创新打造“和解浦畅”调解品牌。在区委政法委牵头下,公检法司与民政、市场监管等18家单位对接,公职律师打通调解堵点难点,不断强化访调、诉调、公调、检调对接工作。
创新信息采集。要主动打破社会治理过程中情况不明、底数不清的局面,补齐基础信息短板,全面开展“四标四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要确保采集数据全面、准确、鲜活、立体,确保采集队伍管理有序,确保采集措施有力,为建设“数字政府”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进而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作者为江苏省公共安全研究院、江苏警官学院教授)